本报记者 周南 北京报道
“美育之于现实生活,不是锦上添花,而是雪中送炭;美育之于少年儿童,不是可有可无,而是像阳光一样不可或缺。”北京阳光未来艺术教育基金会创始人、理事长杨澜如是说。
2023年,教育部发布了《关于全面实施学校美育浸润行动的通知》,“美育浸润行动”成为教育界关注的热点。但是,社会对美育的认知仍然缺乏。美育就是艺术教育吗?对于乡村儿童为什么很重要?公益力量如何支持政府更好地落地政策?乡村美育公益行动又面临哪些挑战?如何不让千万乡村儿童错过美育……正视这些追问成为推进“美育浸润行动”时的必要一环。
2024年10月29日,由北京阳光未来艺术教育基金会、北京德清公益基金会、贵州省为爱黔行公益服务中心主办的“不要让千万乡村儿童错过美育”主题媒体沙龙在北京举行,就上述问题展开讨论。
美育是关于人性的教育
“乡村儿童普遍缺少与他人的连接,缺乏对生活与爱的关注和表达。”段昉是北京阳光未来艺术教育基金会秘书长,她认为,当前很多孩子存在“学习无动力、对真实世界无兴趣、社交无能力、感到生命无意义”等心理健康问题及安全隐患,“而美育则是激发孩子们创造力和生命力,从而滋养其心灵成长、促进全面发展的一把钥匙”。
然而,对这把“钥匙”的误读却常有。“美育就是艺术教育”即为一个常见误区。
据乡村儿童美育公益行动网络执委会代表龚瑜介绍,美育的概念最早在十八世纪德国诗人席勒所创的《美育书简》中提出,本义为感性教育,强调要在理性占主导的文化和教育中,保护和发展人的感性,使人能重新获得感性和理性的协调平衡,重建和谐完整的人格。
而在中国,孔子儒家学说的诗教、乐教都是用艺术方式对人做润物细无声的情感影响。王国维、蔡元培等教育家将美育概念引入国内后,将美育理解为“情感教育”,这种需要平时“涵养”的“审美之情”恰恰体现了美育的特点和社会功效。
由此,现代美育思想强调美育是人性的教育,应该成为每个人获得的基本权利。而对于乡村儿童来说,从“有学上”到“上好学”的转变中,美育已然承担着重要角色。
美育的权利内涵之外,更有经由此看见一个个鲜活的生命这一层特殊的意义。
“多年美育实践的结果表明,孩子们非常喜欢‘美育’。无论是何种形式的美育教育,都可以让孩子在审美和艺术方面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更重要的是,在学科内容紧绷的状态中获得放松。而这种放松对人的生命力量本身至关重要”。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副教授、北京七悦社会公益服务中心主任卢玮静在探讨美育的重要性时,多次使用“浸润”一词。她认为,美育是可以为心灵带来滋养的、漫长的“浸润”过程。
而这种无形的“浸润”,也建立了更加良性的情感纽带。卢玮静提到,当老师不再只是传授课堂知识的载体,老师就有了“性格”。他们在和孩子一起放学回家、聊天、参加比赛、创作等各种场景下,建立了新的关系建构和情感流动。甚至,还加强了家庭、学校、社区之间的联系,让参与其中的孩子更懂得与同伴共情,增加与家人的互动,也更了解自己家乡的文化。
“从轻松开始,去感受到美,去建构情感关系,最后回到自我成长,人格独立。”卢玮静强调,让孩子有自主决断力和对生命的看法,建立与世界的情感关联,用开放的眼光去探索世界,这才是美育的价值。这也是目前很多立志于在乡村推广美育的机构正在做的事情。它并不是工具导向的体系,而是一种回归到人的长远发展的价值体系。
助力乡村美育的公益实践
令人鼓舞的是,美育教育已经成为我国一项重要国策。龚瑜说:“我们在跟很多学者交流中谈到,这是在全世界其他地方都看不到的一个情形,一个国家把美育当成一项国策启动。”
从2010年国务院发布《关于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规划》,到2022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再到2023年教育部发布《教育部关于全面实施学校美育浸润行动的通知》提出“以浸润作为美育工作的目标和路径,将美育融入教育教学活动各环节”,一系列国家政策陆续出台,为高度重视美育并“坚持发挥其以美化人、以文化人的作用”,提供了切实的政策指导和保障。
在新政策出台的鼓励下,越来越多的美育公益项目随之涌现,并在其公益行动中呈现了不同观念的转化方向。如更关注儿童心理健康,更重视挖掘在地资源、以内生力量解决乡村问题,连接更多美育学科发展力量、社会公益力量等等。公益组织在如何支持政府更好地落地美育政策方面,进行了不同路径的探索与创新。
以阳光未来教育基金会为例,据《华夏时报》记者了解,其于2015年组织专家研发了“爱的启蒙”综合美育课,引导孩子们建立与自我、与他人、与万物的情感连接,助益身心成长。而“拥抱——乡村美育计划”则强调创新性,邀请艺术家到当地和孩子们进行艺术共创,挖掘在地文化和遗产资源,同时注重培养项目在地主理人,并多方联动政府、企业、公益机构等相关方支持项目,形成社会美育共创网络。
“公益机构具备资源整合的便利性和效率的优势,在推动美育创新实践过程中可以起到赋能、连接、创新的发动组织作用。”段昉说。
再看北京德清公益基金会发起的“快乐合唱3+1”,是中国首个在乡村中小学普及与推广合唱的公益项目。据德清公益基金会副秘书长李卫英介绍,经过10年打磨,“快乐合唱3+1”公益项目不仅通过培训赋能,使教师的专业能力和积极性获得快速成长,还为孩子们搭建了从校园到县城再到城市的展示舞台。如今,“快乐合唱3+1”项目已经在湖南、湖北、重庆、江西22个县域和128个项目点落地,有上百万的学生参加了合唱。
为爱黔行发起的“大山里的音乐课堂”,则通过为乡村小学建立音乐空间、配备乐器、为乡村音乐教师赋能、组织音乐嘉年华活动、搭建省市县级行动网络“六位一体”项目模式来推动乡村美育发展,同时还通过互联网直播、短视频传播、户外媒体等多种方式连接社会资源和社会力量,从而影响更多的社会大众关注和支持乡村美育。
“用音乐陪伴乡村儿童快乐成长,不仅仅是为爱黔行的事情,包括社会大众、学校老师、社会各界力量都在积极参与到这个行动当中。”为爱黔行公益服务中心秘书长詹瑶说。
行动者依然面临挑战
公益确实已经走在助推美育之花绽放的路上。《乡村儿童美育公益行动扫描报告(2023)》研究显示,随着乡村美育公益行动越来越丰富,乡村儿童美育公益行动逐渐呈现行动主体愈加多元、彼此形成多元形式连接、生态分布的合作模式。
但行动者所面临的挑战不容忽视。乡村美育资金、师资、资源匮乏,学校教学方法陈旧、观念落后等问题,使得乡村美育工作的开展困难重重,大多数乡村儿童因此仍处在一个缺失美育的成长环境中。
报告也明确指出,一半以上的美育行动者认为最大困难在于经费不足,参与分享的公益机构也对此表示认同。此外,行动者还面临人才稀缺、团队能力局限、缺乏合作资源等内部挑战,以及与相关方合作协调困难、在落地层面合力不足难题也长期存在。
但美育行动的更大挑战来自认知差异。
段昉感慨称,“做美育首先要形成社会共识”,美育的目标是促进乡村儿童建立健全的人格、健康的心理以及情感的发展。美育是一个需要社会多层级、多方面关注、配合和参与的事业。在美育理念还未达成共识的前提下,美育公益行动就容易在执行过程中被错误的认知、功利化的衡量标准所裹挟。
卢玮静补充强调,在美育公益项目中,一线行动伙伴以及支持行动的教育局、老师、学生,整个链条上的所有人都是目的,而非工具。因此,不能用非常严格、非常流程化的方式考察一个浸润生命的项目,而是应该用更加立体的视角看待。“不能用课程体系要求一个老师,老师才可能更具有人格地展开。”
“我们希望关注乡村美育的资助方看到和理解美育公益项目的内在逻辑,静待花开。”卢玮静说道。
责任编辑:方凤娇 主编:文梅